博士班/ PhD |
||
畢業年度 |
學生姓名 |
論文題目 |
85 |
鄭文伯 |
鐵/亞鐵氰化錯合離子在氧化鋁表面吸附特性之研究 |
85 |
吳志超 |
以高分子調理鋁鹽污泥對其脫水性影響之研究 |
86 |
鍾穎健 (鍾竺均) |
以固定化菌體槽處理含氨及硫化氫廢氣之研究 |
87 |
周珊珊 |
負載型FeOOH流體化床的開發:可行性、反應動力及最適化的研究 |
88 |
許昺慕 |
梨形鞭毛蟲及隱孢子蟲分析方法評估與存在性調查及其囊體表面性質與過濾行為之探討 |
90 |
甘其銓 |
淨水混凝之快混操作參數決定: 去穩機制與聚集動力解析 |
94 |
游惠宋 |
厭氧與兼氧微生物薄膜系統開發 |
95 |
李丁來 |
淨水程序中溶解性有機物之去除:生物濾床及污泥毯澄清池之操作評估 |
96 |
林志麟 |
聚氯化鋁水解物種之混凝行為:膠體去穩定機制及膠羽形成分析 |
97 |
謝文彬 |
新型二氧化鈦/零價鐵複合材料作為水處理藥劑之研發:製備、特性與反應機制探討 |
97 |
洪仁陽 |
光觸媒氧化及不織布薄膜過濾複合系統:分解特性及過濾行為之探討 |
97 |
李茂松 |
受污染地下水之複合式生物脫硝系統開發 |
97 |
楊惠玲 |
海水淡化程序RO膜生物性阻塞之特性及減緩 |
98 |
蘇育俊 |
生物薄膜系統中污泥特性對薄膜積垢之影響及二氧化鈦複合薄膜減緩積垢之研究 |
103 |
莊雅茹 |
新型摻硼鑽石-類鑽碳電極之開發、特性及其於水中重金屬檢測與染料廢水處理之應用 |
104 |
陳建宏 |
製備具芬頓複合觸媒脫色效能之光電極濾網及模組建置之研究 |
104 |
林海芬 |
Boron-doped nanocrystalline diamond film electrode: Characterization, surface activ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decolorization and heavy metal measurement |
104 |
阮氏水 |
Centrifugation-based method and auto-imaging method for Alcian blue-stainable matter measurements in surface waters |
105 |
劉靜芳 |
光電化學催化與光電芬頓反應偶合於染料廢水處理之研究 |
106 |
趙淑如 |
十溴聯苯醚與二氧化矽奈米顆粒共存對斑馬魚胚胎致畸胎性及生物累積性之研究 |
106 |
阮陳玉富 |
Treatment of low C/N ratio of nitrate-containing wastewater using hydrogen-fed bioreactor |
107 |
許立強 | Formation and prediction of carbonaceous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from algogenic organic matter |
108 |
黃科勤 | 失效模式在台灣地區配水管線之應用 |
109 |
陳國帝 | 微生物燃料電池系統中產電菌之富集及廢水中除氨之研究 |
110 |
陳勇龍 |
原生錳改質活性氧化鋁在水溶液中吸附氟化物機制之研究 |
111 |
温博鈞 |
利用機器學習方法應用於評估特殊場域噪音與馬達噪音之研究 |
碩士班/ Master |
||
畢業年度 |
學生姓名 |
論文題目 |
80 |
胡銓洋 |
先催化硫化鎘氧化有機污染物--硫化鎘物化性質影響之探討 |
80 |
徐宏銘 |
應用流導電流偵測技術決定混凝最佳加藥量之研究 |
80 |
楊雅玲 |
銅離子在腐植質-高嶺土聯合體表面吸附性之探討 |
81 |
陳建中 |
流導電流儀在混凝/膠凝程序中自動加藥控制之研究 |
81 |
邱馨慧 |
顆粒化真菌菌球吸附水中微量鎘離子之研究 - 菌球大小結構與吸附速率關係之探討 |
82 |
廖于恆 |
化學污泥高分子調理機構之研究 |
82 |
陳國聲 |
光纖技術監測淨水膠凝行為之研究 |
82 |
劉明仁 |
生物高分子吸附重金屬之研究 |
83 |
劉棋彬 |
實驗室模擬光纖自動控制混凝加藥之研究 |
83 |
陳茵 |
以生物高分子混凝水中膠體顆粒之研究 |
83 |
黃淑惠 |
天然膠體在深層過濾中碰撞附著之行為:表面電性之影響 |
83 |
徐惠伶 |
從混凝行為探討硫酸鋁與有機物反應機制之研究 |
84 |
林士正 |
利用光學偵測方法監測水中絲狀顆粒膠凝狀態之研究 |
84 |
莊擺嘉 |
含藻污泥脫水調理之研究 |
85 |
甘其銓 |
淨水場濁度去除效能評估及混凝監測之研究-以豐原淨水場為例 |
85 |
呂威信 |
以高級氧化法配合強化混凝處理染料廢水 |
86 |
錢一娟 |
鐵/亞鐵氰化錯合離子於氧化鋁表面競爭吸附特性之研究 |
86 |
王瓊淑 |
淨水前加氯之消毒效率及其對混凝沈澱的影響 |
86 |
傅誠剛 |
界面活性劑對污泥調理及脫水之影響 |
87 |
江國瑛 |
本省自來水中梨形鞭毛蟲及隱孢子蟲存在性調查及其分析方法之評估 |
87 |
彭智康 |
低溫處理對污泥脫水特性之影響 |
87 |
楊裕隆 |
不同混凝藥劑用於染料製程廢水色度去除之評估 |
87 |
劉嘉和 |
以含有固定化硫化菌及氨氧化菌之流體化床式生物反應器去除硫化氫及氨氣 |
88 |
李奇翰 |
以活性碳生物滴濾床去除三氯乙烯、甲苯與丙酮混合有機廢氣之研究 |
88 |
程敏益 |
不同化學調理搭配低溫調理對污泥脫水之影響 |
88 |
陳俊哲 |
不同混凝劑對原水濁度去除效能之評估及生物濾床前處理之影響 |
89 |
劉訓瑜 |
化學機械研磨廢水混凝沈澱效能之評估 |
89 |
吳宏基 |
以超過濾薄膜結合混凝前處理回收半導體工業之研磨廢水 |
89 |
王雅慧 |
提昇混凝沈澱對有機物之去除:生物濾床前處理之影響 |
89 |
孫國鼎 |
水庫淤泥及淨水污泥再利用製磚之研究 |
89 |
王怡婷 |
以顆粒活性碳為擔體之流體化床-Fenton中吸附、催化及化學氧化再生作用之探討 |
90 |
施安琪 |
藻類存在對濁度混沈去除之影響 |
90 |
劉又瑞 |
淨水污泥混合營建廢棄土製磚及燒結人造骨材的研究 |
90 |
黃心琦 |
氧化鐵覆膜活性碳催化氧化及吸附苯甲酸之研究 |
90 |
邱顯盛 |
以電化學法處理化學機械研磨水 |
91 |
顏士閔 |
光電業含砷廢水處理-化學沉降和流體化床法之評估 |
91 |
邱芬蘭 |
污泥毯澄清池去除濁度、硬度及有機物之探討 |
91 |
莊弘任 |
以流體化床-Fenton系統處理含EDTA廢水-負載型FeOOH生成及其特性研究 |
92 |
陳佳欣 |
Dead-end式薄膜微過濾處理化學機械研磨廢水:前處理方式之評估及其影響 |
92 |
林柏廷 |
化學機械研磨廢水之電混凝沉澱操作參數及模廠操作最佳化之研究 |
92 |
洪嘉蔚 |
有機物對污泥氈澄清池特性及生成潛能之影響探討 |
92 |
郭容忍 |
焚化灰渣作為水泥生料對卜特蘭水泥影響之研究 |
92 |
顏肇毅 |
加氯除藻對於混凝效率及消毒副產物生成之影響 |
93 |
江萬豪 |
氧化層化學機械研磨廢水混凝加藥最適化之研究:pH控制法 |
93 |
劉旭娟 |
改良式固相萃取技術應用於超純水中鄰苯二甲酸酯類之微量分析 |
93 |
陳韋弘 |
混凝劑Al型態對高濁水混凝行為之影響 |
93 |
林欣慧 |
以UF配合鎂鹽前處理移除CMP廢水中矽酸之研究 |
93 |
柯宏杰 |
以電解混凝法處理化學機械研磨廢水-影響因子及反應機制 |
94 |
李信杰 |
沉浸式生物薄膜反應器之積垢特性探討 |
94 |
張智淵 |
水樣濁度對以免疫磁性分離法進行隱孢子蟲孢囊檢測回收率之影響 |
94 |
王綉文 |
陽離子對於薄膜有機積垢之影響 |
94 |
吳政倫 |
配合混凝前處理之截流式微過濾薄膜回收處理淨水場砂濾反沖洗水之研究:實驗室評估 |
94 |
廖昌郁 |
以鋁鹽混凝劑處理二氧化矽顆粒廢水─鋁型態分佈及轉化特性的影響 |
95 |
宋昭瑩 |
鈣離子對UF薄膜有機積垢之影響 |
95 |
黃淑芬 |
氟系廢水中加鈣去氟之顆粒形成影響因子研究 |
95 |
李文善 |
預先混凝處理之截留式微過濾薄膜回收淨水場砂濾反洗水之研究:膠羽特性影響 |
96 |
胡靖宜 |
鋁水解物種對腐植酸混凝行為之影響 |
96 |
吳璧如 |
奈米級二氧化鈦-零價鐵複合材料去除水中硝酸鹽之研究 |
96 |
張嘉玲 |
生物薄膜反應槽薄膜積垢中微生物族群分析研究 |
96 |
王靜逸 |
淨水廠污泥再利用技術及用途評估之研究 |
96 |
劉奕甫 |
低濁原水處理策略評估:實驗室及現場診斷 |
97 |
周于婷 |
利用超音波時域反射技術監測薄膜積垢及清洗 |
97 |
陳思穎 |
原水水質對UF薄膜積垢影響 |
97 |
周怜秀 |
生物薄膜反應器操作對生物膜組成之影響 |
99 |
朱敏嘉 |
二氧化鈦複合薄膜應用於減緩生物反應器之薄膜積垢 |
99 |
黃信元 |
快混強度對天然濁水混凝效能之影響 |
99 |
王耀賢 |
前氧化結合截留式微過濾處理含鐵錳地下水之研究 |
99 |
賴建宏 |
天然濁水混凝最適加藥量與顆粒表面界達電位之關係研究 |
100 |
彭建文 |
以MF薄膜搭配淨水程序處理水庫水之過濾效能及積垢分析之研究 |
100 |
趙淑如 |
太陽能光電廢水急毒性及遺傳毒性分析研究 |
100 |
阮陳玉富 |
以不同次臨界通量操作之生物薄膜反應槽之薄膜積垢的研究 |
100 |
王文美 |
表面水處理之問題藻種分析及加藥對其去除之影響 |
100 |
謝家馨 |
具再生系統之UV/NTFC光催化觸媒反應器之研究 |
101 |
林庭瑋 |
整合式薄膜系統回收CMP廢水之研究 |
101 |
陳念妤 |
聚矽酸鐵混凝劑之鐵物種型態對藻類混凝去穩定之影響 |
101 |
莊佳卉 |
錳砂濾料之抗菌性研究 |
101 |
楊欣茹 |
製備二氧化鈦電極及其染料廢水處理之應用 |
101 |
林煒傑 |
以電泳沉積法製備光電半導體電極及其應用於水中染料降解之研究 |
101 |
吳采芳 |
超音波結合芬頓程序處理廢水中難分解有機物: 以化工廢水為例 |
101 |
張真端 |
連續流NTFC光催化反應器再生回收之研究 |
102 |
洪銘佑 |
混凝程序中加藥組合及攪拌強度對顆粒去穩定之影響─模場試驗 |
102 |
黃冠綸 |
自來水系統碳排放熱點及抽水機能效之分析 |
102 |
洪士凱 |
太湖淨水場浮除程序移除藻類及有機物之前處理加藥策略研究 |
103 |
吳蕙如 |
以斑馬魚胚胎評估半導體廢水之生物毒性 |
103 |
劉易錦 |
以陽極氧化法製備二氧化鈦奈米鈦管光電陽極及其應用於水中染料降解之研究 |
103 |
吳羽婷 |
不同氧化劑對混沉程序移除藻類及錳之影響 |
103 |
鄭昕維 |
錳砂表面錳氧化物之存在對抗菌能力之影響 |
103 |
許立強 |
電化學生物薄膜反應器中混凝效應對薄膜阻塞及泥污特性之影響 |
103 |
胡芳瑜 |
半導體廢水主要毒性物質對水蚤及斑馬魚胚胎混合毒性之研究 |
104 |
陳威丞 |
二氧化鈦光電陽極之製備及以實驗設計法決定雙陽極系統處理水中偶 |
104 |
蔡欣庭 |
nC60於天然有機物與黏土礦物水溶液中之聚集行為及其對斑馬魚 |
104 |
翁思源 |
馬祖地區淨水場原水藻類有機物特性及 三鹵甲烷生成潛能之研究 |
104 |
錢建江 |
聚氯化鋁混凝劑鋁物種分佈對有機物去除和沉澱後 殘餘鋁之影響 |
104 |
王彤 |
混沉程序中聚氯化鋁混凝劑鋁物種分佈對濁度顆粒移除及水中殘餘鋁 |
105 |
謝義山 |
奈米技術應用於水處理吸附及薄膜程序中之發展回顧 |
105 |
陳奕如 |
銅離子影響磷酸三(2-正丁氧乙基)酯的水蚤生物累積性與毒性之研究 |
105 |
莊杰龍 |
具有活性碳/碳黑複合網狀電極之垂直流電容去離子模 |
105 |
陳顗涵 |
不同型態之錳氧化物複合電極之製備及其應用於電容去離子之研究 |
105 |
薛名洋 |
小球藻生長階段之胞內外有機物特性及其消毒副產物生成潛能 |
105 |
林政緯 |
人員二重定位安全警示系統研究-以局限空間為例 |
105 |
林子綺 |
錳砂活化條件對抗菌能力之影響 |
106 |
王柏崴 |
自營性嗜氫菌菌種分離及其在廢水中脫硝除硫效能之研究 |
106 |
林維晉 |
以LoRa無線通訊技術建立供水水質即時監測系統 |
106 |
王致凱 |
飲用水中顆粒、離子及殘餘鋁對高油飲食小鼠健康影響之研究 |
106 |
黃馨儀 |
製備具消毒效能之過氧化氫產生電極及操作優化 |
106 |
李宛蓉 |
以部分因素設計法最佳化電容去離子程序之研究 |
106 |
呂佳樺 |
硝酸鹽濃度對小球藻生長期間衍生消毒副產物前驅物特性之影響 |
106 |
周石 |
以高頻脈衝電化學法進行FGD廢水除氟之研究 |
106 |
陳威亦 |
聚氯化鋁物種混凝去穩定水中濁度顆粒及溶解性有機物行為之研究 |
106 |
李瑋恩 |
分區計量管網之水壓模擬方法 |
107 |
楊謦瑜 |
以酸化活性鋁處理含氟廢水 |
107 |
黃懋宸 |
生物炭特性與吸附水中氨氮能力關聯性之研究 |
107 |
謝瑜軒 |
以時間區間法估計分區管網用水量之研究 |
107 |
陳建璋 |
鋁、鐵混凝劑對低濁水混凝效能及殘餘鋁之影響 |
107 |
柯皓中 |
具活性碳/碳黑複合電極之正流式電容去離子模組開發及其操作效能與系統穩定度分析 |
107 |
楊景翔 |
不同濾水器過濾水對高低油脂飲食小鼠健康之影響 |
108 |
吳宗昱 |
以水質面向探討台灣自來水用戶水錶積垢成因 |
108 |
林志強
|
離子强度對氧化銅奈米顆粒特性改變與斑馬魚胚胎毒性與累積性研究 |
108 |
蔡明瀚
|
混凝加藥方式對膠羽形成及藻類有機物去除效能之影響 |
108 | 陳銥頵 | 以表面固化酶分解高科技產業廢水中之過氧化氫 |
108 |
洪新雅
|
以酸化活性鋁管柱處理含氟廢水之最適化操作研究 |
108 |
鄭湘澐
|
水錶黃銅鑄件金相組織對脫鋅腐蝕潛勢與積垢生成影響之研究 |
108 |
曾治寰
|
水質對水錶腐蝕與積垢之影響:批次實驗模擬 |
108 |
梁博瑞
|
以類神經網路預測配水管網中之洩漏風險 |
109 | 楊雅雱 | 塑膠奈粒對水蚤能量分配之影響與其生殖毒性 |
109 | 張家瑋 | 離子交換樹脂改質電極對於電容去離子系統脫鹽能力及能源效率影響 |
109 | 邱善陽 | 溫敏型離子液體作為輔壓式正滲透提取液之研究 |
109 | 李安 | 以類神經網路預測配水管網中之破漏潛勢 |
109 | 許芷 | 瑞芳地區用戶水表積垢成因之探討 |
109 | 陳自強 | 以CuCo沉積泡沫鎳複合電極系統去除水中氨氮之研究 |
109 | 張寓琮 | 飲用水中顆粒對小鼠之肝臟功能與肝臟脂肪累積影響 |
109 | 蔡顯榮 | 含溴藻加氯後之消毒副產物生成硏究 |
109 | 余瑞培 | 水表電化學特性與腐蝕積垢生成之關聯性: 鈣、鹼度及餘氯的影響 |
109 | 吳宗祐 | 下水污泥與菱角殼共熱解製備生物炭及其銨離子吸附行為探討 |
109 | 陳映儒 | 半導體製程排水生態毒性評估 - 水蚤與斑馬魚胚胎急毒性 |
109 | 蔡佩君 | 兩段式監測天然有機物之溴化消毒副產物與溴替換因子之研究 |
109 | 簡子宥 | 以錳改質活性氧化鋁處理含氟廢水 |
110 | 梁文龍 | 以單體及聚合形態鋁-鐵混凝劑雙加藥處理含藻原水 |
110 | 黃敬 | 以PMS/Fe(II)程序強化混凝沈澱對原水中藻類有機物與錳之去除 |
110 | 鍾欣格 | 有機/無機奈米顆粒對水蚤之吸收動力:塑膠顆粒與二氧化鈦 |
110 | 邱羽彤 | 塑膠奈粒對銅在斑馬魚胚胎的生物利用性及發育毒性影響 |
110 | 何心平 | 應用催化氧化型活性碳結合臭氧處理乙氧基胺水溶液 |
110 | 羅怡珍 |
以管狀電極電混凝系統去除水中磷酸鹽 |
110 | 彭思訓 | 以網狀電極結合化學沉澱法去除污水中磷酸鹽之研究 |
110 | 劉軒愷 | 以電化學技術再生家用淨水器活性碳濾芯 |
111 | 賴怡芬 | 以催化氧化型活性碳降解水溶液中二甲基乙醯胺之研究 |
111 | 羅采玲 | 水表α+β相黃銅鑄件於自來水中腐蝕行為研究:β相占比影響 |
111 | 鍾國豪 | 電混凝對塑膠奈粒去穩定之研究:粒徑與表面特性影響 |
111 | 許東鈞 |
複合金屬改質活性碳臭氧再生之研究 |
111 | 翁嘉妤 | 利用過氧一硫酸前氧化及混凝沉澱程序去除水中溶解鐵和錳 |
111 | 吳京倚 | 以聚乙烯醇凝膠包埋過氧化氫酶去除廢水中過氧化氫 |
111 | 田家瑜 |
半導體製程排水之水蚤毒性溯源及預測模式建立 |
111 | 褚羿丞 |
應用活性濾砂提升陶瓷過濾器之淨水效能 |
112 |
葉庭毓 |
以貴金屬氧化物改質活性碳進行氨氣觸媒催化氧化 |
112 |
游媛元 | 複合金屬觸媒結合臭氧處理煉焦合成廢水 |
112 |
廖芸加 |
以機器學習演算法建立實廠水質傳感器缺失數據之填補程序 |
112 | 江旻諺 | 不同粒徑塑膠顆粒對水蚤攝食代謝與毒性的影響 |
112 | 呂俊成 | 供氣溫度對生物膜菌相及生物膜反應器系統效能影響之研究 |
112 | 歐陽瑞旗 | 以過氧一硫酸輔助氯氧化水中之溶解錳 |
在職專班/ Master |
||
畢業年度 |
學生姓名 |
論文題目 |
91 |
李谷蘭 |
建立半導體業廢水處理績效指標之研究 |
95 |
謝政宏 |
12吋晶圓廠氟酸廢水加藥模式之探討 |
96 |
許姝羚 |
台灣中部地區地下水水質特性分析 |
96 |
江岱叡 |
以臭氧/過氧化氫程序回收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產業中低濃度有機廢水之研究 : 最佳操作參數之設定 |
97 |
林珊如 |
高科技產業氟化鈣污泥作為水泥生料之可行性研究 |
97 |
鍾鼎文 |
晶圓廠濕蝕刻機台排水分流系統與氟系廢水處理設施效能評估研究 |
97 |
沈世如 |
CMP廢水中溶解矽於UF薄膜積垢之研究 |
97 |
黃日輝 |
TFT-LCD業鋁蝕刻製程含磷廢水處理之研究 |
97 |
鄭傑仁 |
低壓紫外線汞燈在超純水系統中段對於TOC去除效率影響之研究 |
98 |
李正周 |
UF薄膜處理單元矽酸積垢清洗策略研究 |
98 |
黃永方 |
印刷電路板產業化學鎳廢液回收鎳金屬之研究 |
98 |
蘇明皓 |
太陽能電池生命週期評估 |
98 |
黃科勤 |
水廠原水水質指數之建立 |
99 |
李儼輝 |
半導體Local Scrubber水回收系統規劃設計與工程發包之研究 |
99 |
林昱宏 |
水回收之經濟效益評估 |
99 |
楊豐安 |
半導體業化學品供應系統抽取操作優化之研究 |
99 |
陳銘健 |
結合地電阻與薄膜界面感應器調查地下水DNAPLs之案例研究 |
99 |
李威霖 |
以電解系統處理化學銅廢水研究 |
100 |
孫旭輝 |
建築物耗能分析與改善策略-以交大浩然圖書資訊中心為例 |
101 |
黃諍宜 |
再生晶圓廠-晶背研磨及化學機械研磨含氟廢水最適化之處理評估 |
101 |
陳大為 |
倒傳遞類神經網路於淨水場混凝自動加藥前饋控制應用之研究-模廠試驗 |
101 |
溫淑媛 |
輻射元素於天然水及水處理單元中之物質狀態 |
102 |
許瑞明 |
以氯化鈣取代氫氧化鈣作為染料廢水中化學混凝藥劑可行性評估 |
102 |
楊泓文 |
光電產業廢水處理單元中RO膜阻塞改善分析研究 |
102 |
蕭怡珍 |
台灣外島淨水場藻類分析及過濾模組除藻效能評估之研究-以金門太湖淨水場為例 |
102 |
婁中恒 |
急難淨水設備之研究與探討 |
102 |
周文朕 |
二氧化氯殺菌效能應用於冷卻水塔之實廠評估 |
102 |
張盛欽 |
不同控制參數對於半硝化系統影響之研究 |
103 |
翁榮華 |
以中空纖維膜處理半導體廠化學機械研磨(CMP)廢水回收之研究-以模廠試驗為例 |
103 |
洪建豪 |
湖山淨水場聚氯化鋁及氯化鐵混凝最適加藥及其對清水殘餘鋁含量之影響 |
103 |
曾素滿 |
ISO14001標準整合EICC守則之環境管理系統程序建置指南-以中小企業電子產業為例 |
103 |
吳旻學 |
以過氧化氫酶酵素處理高科技廠含H2O2廢水之研究 |
103 |
姜智興 |
半導體業超純水系統之生命週期評估及生態效益分析研究 |
104 |
曾福裕 |
電子產品碳足跡盤查及其綠色設計決策因子之研究 |
104 |
詹柏聰 |
以六標準差方法延長廢水回收系統中生物薄膜反應器之薄膜使用壽命 |
104 |
沈育民 |
改裝商用錄音筆作為噪音劑量量測裝置可行性評估 |
104 |
陳暐承 |
應用無線定位通訊技術之噪音暴露評估系統研發 |
104 |
林曉偉 |
光電業污水廠批次式活性污泥池最適操作之研究 |
105 |
李啟裕 |
產品碳、水足跡盤查案例探討-以橡膠產品為例 |
105 |
林孟佑 |
高壓逆滲透膜組應用在Cu-CMP製程排水回收之研究 |
105 |
徐雯芳 |
熱鍛燒法製備二氧化鈦披覆鈦基光陽極於電化學輔助光催化降解orange G染料之研究 |
105 |
劉明曉 |
高風險職災管理科技接受度研究 - 以局限空間人員安全管理為例 |
105 |
林冠勛 |
環境廣播系統用於水質監測之可行性分析 |
107 |
彭冠霖 |
化學品用量管理最適化參數研究-以某半導體廠為例 |
107 |
羅光照 |
以連續式電去離子單元應用於超純水系統 |
108 |
王義信 |
半導體廠冷卻水塔排水水質對水蚤毒性之影響 |
108 |
陳致君 |
以UF/EDR回收PCB產業廢水: BioNET®前處理評估 |
109 |
陳若安 |
矽甲烷供應安全評估:以某半導體廠為例 |
109 |
蔡旻庭 |
使用類芬頓程序處理受污染之地下水 以某石化業污染場址為例 |
110 | 林子堯 | 工業區雨水口排水水質導電度監測值分析及應用 |
110 |
林彥志 | 複合薄膜化金屬觸媒處理廢水中高濃度硝酸鹽氮之可行性評估 |
111 |
夏巧瑄 | 去光阻劑廢液減量最佳化評估 |
111 |
吳振銘 | 以混合型鈣鹽處理高濃度氫氟酸廢水之研究 |